人口

  2019年,防城港市年末常住人口96.36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1.85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57.52万人。全年人口出生率14.39‰,人口死亡率5.25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9.13‰。据公安部门统计,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0.36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1.04万人。 [9]


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防城港市常住人口为1046068人。 [49] 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66927人相比,十年共增加179141人,增长20.66% ,年平均增长率为1.90%。


  全市共有家庭户314855户,集体户18763户,家庭户人口数为974194人,集体户人口数为71874人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.09人,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.66人减少0.57人。


  全市常住人口中,汉族人口为607412人,占58.07%;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38656人,占41.93%,其中壮族人口为355041人,占33.94%;瑶族人口为48011人,占4.59%;京族人口为25973人,占2.48%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汉族人口增加121957人,增长25.12%;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57184人,增长14.99%,其中壮族人口增加38725人,增长12.24%;瑶族人口增加7572人,增长18.72%;京族人口增加5127人,增长24.59%。


  全市常住人口中,男性人口为568426人,占54.34%;女性人口为477642人,占45.66%。总人口性别比(以女性为100,男性对女性的比例)为119.01,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1.96相比下降2.95。


  全市常住人口中,0-14岁人口为251438人,占24.04 %;15-59岁人口为646792人,占61.83%;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7838人,占14.13%,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4921人,占10.03%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0-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.30个百分点,15-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.22个百分点,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.92个百分点,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.99个百分点。


  全市常住人口中,拥有大学(指大专及以上)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8892人;拥有高中(含中专)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3626人;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952人;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7463人(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、肄业生和在校生)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5744人上升为10410人;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272人上升为13730人;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0691人下降为38234人;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8047人下降为25568人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全市常住人口中,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.90年提高到9.68年。全市常住人口中,文盲人口(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)为21026人,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文盲人口减少了4486人,文盲率由2.94%下降为2.01%,下降0.93个百分点。


  全市常住人口中,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43635人,占61.53%;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02433人,占38.47%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城镇人口增加了225105人,乡村人口减少了45964人,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3.25个百分点。


  全市常住人口中,人户分离人口为381937人,其中,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3885人,流动人口为268052人。流动人口中,跨省流入人口为75808人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18629人,增长133.88%;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02154 人,增长870.80%;流动人口增加116475人,增长76.84%。

历史沿革

  防城港市就其历史而言是从防城、上思两县演变而来的。防城历史悠久,远在新石器时代,就有先民就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、繁衍。


  先秦时期,这一带属于百越之地,秦始皇统一岭南后,归秦置之象;汉为合浦郡地,三国至晋仍属于合浦郡地(三国期间为吴国辖地);南朝宋、齐时为宋寿县地,属交州管辖,梁、陈时为这宋京郡安京县地,属安州管辖;隋、唐时为钦州辖地。宋时仍隶属钦州管辖,并开始有“防城”之称。


  元、明、清时隶属钦州或廉州;至清朝光绪十四年(1888年)划出钦州西部设置防城县,隶属广东。


  民国时期至解放初,仍属广东省属。


  防城县1951年至1955年6月划属广西,1955年7月至1965年7月归广东,其间,1957年将防城县划分为十万大山僮族瑶族自治县、防城县;1958年5月, 经国务院批准,十万大山僮族瑶族自治县更名东兴各族自治县,1958年12月,防城县、东兴各族自治县合并后,称东兴各族自治县,县城设在东兴镇。


  1965年8月,东兴各族自治县又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。1978年11月,经国务院批准,县城从东兴镇迁到防城镇,县名改为防城各族自治县。1985年3月,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地级编制的防城港区,直接由自治区领导。


  1993年5月23日,国务院批准撤销防城各族自治县和防城港区,设立防城港市(地级),以原防城各族自治县和防城港区的行政区域为防城港市的行政区域,将钦州地区的上思县划归防城港市领导。防城港市辖防城、港口两个区和上思县。同时,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,原东兴经济开发区(现为县级市)划归防城港市领导,按处级建制管理。

宗教

  防城港市人对宗教信仰观念较为淡薄,信教人大部分信仰佛教,少部分信奉天主教、基督教。

教育事业

  防城港市中院与清华大学法学院合作从2010年起启动,清华大学法学院在防城港市中级法院建立学生署期实践基地。


  2012年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正式揭牌成立,结束了防城港市没有高等院校历史,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800人,在校生1783人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90人,在校生6089人,毕业生1622人。普通高中招生4693人,在校生13130人,毕业生3429人。普通初中招生11310人,在校生33647人,毕业生13588人。普通小学招生15901人,在校生87007人,毕业生13641人。幼儿园在园儿童24510人。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.0%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.4%。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1775人、专科上线3564人,本专科录取率79.2%。